行业资讯

NEWS CENTER

行业资讯

艺术属于人民 ——新中国美术永远的宗旨!

数字影像正在重塑博物馆展览的大众体验

[ 时间:2022-04-06 阅读:339次 ]

范昕

渐成博物馆展览标配的数字影像,正在重塑大众体验——上海博物馆不久前展出的“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以数字影像技术复原的葡萄牙桑托斯宫瓷厅天花板给抬头观展的人们带来惊喜;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新近开放的数字化展示项目,让消失的宫殿原址“重现”……在讲究实物展示的博物馆,观众正越来越感受到数字影像技术的赋能。

人们不禁疑惑,徜徉在展示有文物甚至宝物的博物馆里,观众为何还需要面对数字影像?前不久在沪举办的博物馆数字影像论坛上,这个话题引发热议,显然,未来的博物馆需要重塑大众体验。在此过程中,数字影像技术将成为越来越必要的手段。随着相关技术的更新迭代,未来博物馆还将迸发出更多可能,充盈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让文物展示通过空间意境的传达深入人心,数字影像大有可为

如今,运用数字影像技术的数字展项几乎成为博物馆展览的标配。例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有限,讲述上海六千年的故事仅用陈列的文物难以充分展开,因而对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贯穿了整个展陈体系。像“古代上海”展厅里介绍“沪”“申”等上海多个别名的水墨风格短片、“近代上海”展厅里以多媒体互动地图形式呈现的上海重要革命史迹,都与文物共同复合出一个个令人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国航海博物馆2010年建馆之初的定位即为博物加科技,当时就配备全国首个兼具天象演示和球幕电影双重功能的数字穹幕影院,置身其中观影,仿佛处于航天飞行器中,饱览壮丽星空的万千气象之余,听觉上也能感受非一般震撼。

博物馆面对身处信息爆炸环境之中的人们,不仅需要深入挖掘文物藏品背后的深层含义,也需要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展示通过空间意境的传达深入人心。而从传统静态的文物展示到具有空间意境的文化场所,正是有可能以数字影像作为载体,创造虚拟空间介入博物馆文化空间。杭州博物馆副馆长许潇笑认为,数字影像在此过程中扮演的其实是渲染情绪的一种沉浸式手段。它所呈现的画面“流动”,不仅仅是视觉的铺张与堆砌,更为本质的是在展厅中形塑一个“心理空间”,盛放人们的情绪与想象。并且,它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与某个特定的故事场景加以结合之后的渲染,展示空间的故事性和场景感。

去年开馆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即以创新性和互动性兼具的数字影像方式,为业内津津乐道。展厅打通空间,将文物融入多种引人入胜的大型古代场景中。其中在“流动的文化”展项,观众徜徉于水、运、诗、画的流动剧场,能够感受水的千姿百态,观览来自不同时空的古船和巨帆,想象古代运河人的生活百态。而在“运河上的舟楫”展项,“三维版画”数字媒体语言又为人们开启多视角的递进观展,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

数字影像在博物馆的最佳应用场景,是对于观看方式的重构

数字影像在博物馆的应用场景,不应仅停留在讲解层面,而是需要将知识点转化为影像方式。数字影像其实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能够焕发一部分全新的内容,数字影像在解释内容的服务功能之外的开放性非常值得期待,应该说,再创造再解释形成的对话空间,将充分放大展览与观众之间的对话关系。

数字影像对于博物馆观看方式的重构,已开始推动未来博物馆从单一陈列的知识传递式转向动态参与式的视觉体验,让观众借助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生成信息意义。在这一点上,一些美术馆里引入的某些新媒体艺术作品给了博物馆启示,例如以眼、耳、鼻、手、心的立体化体验来链接五感,通过重构时间、重组知识叙事等方式实现人与作品、空间的对话。

与此同时,数字影像在博物馆场景中应用的“度”也值得关注。此前有过一些展览的数字手段很炫,却并未与文物内核、展览主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没能给观众带来丰富而清晰的认知体验。以科技类博物馆为例,它们可以大量运用技术手段,而历史类博物馆、纪念类博物馆则不完全相同,它们更需要运用技术的手段体现人文的价值,在提供给观者思考的空间里,技术不能喧宾夺主。


美术协会
正规机构,权威认定
美术协会
正规机构,权威认定
美术协会
正规机构,权威认定
Copyright © 2023 中国美术家协会(HK)  京ICP备20230203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