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行业资讯
艺术属于人民 ——新中国美术永远的宗旨!
“关于美术与戏剧的那些事”艺术沙龙在南京美术馆举办
[ 时间:2022-07-28 阅读:435次 ]
2022-03-09 15:50:47|图文来源:紫金山新闻
推开朦胧垂挂的主题纱幔,浪漫的欧式文艺气息便铺陈开来,米莱斯的名画《奥菲利亚》大屏海报映入眼帘。3月1日下午,一批青年学子来到南京美术馆的公教活动现场,参与该馆举办的艺术沙龙活动。
本次沙龙活动的主题是“关于美术与戏剧的那些事”,活动特别邀请了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倍雷,南京市话剧团演员队队长、国家二级演员李竹两位专家,作为本次沙龙的主讲嘉宾,本次沙龙由南京美术馆办公室副主任徐花石主持。现场观众聆听了两位专家对美术与戏剧两种艺术形态的探讨,并体验了三轮莎剧经典节选的围读。“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伴随着观众第一轮围读《哈姆雷特》中“生死之问”的经典片段,一场美术与戏剧的艺术漫谈就此展开。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在什么情境下提出的‘生死之问?’”“是在装疯的时候。哈姆雷特从鬼魂那得知父亲被叔父毒害而死,想去报仇,但性格上的优柔寡断,让他不知道怎么做。”参与围读的朗诵者回应南京市话剧团演员队队长李竹的提问。
“那么根据你的理解,这是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所以从语言技巧上面讲,重音就有区别。”随后,李竹通过组合重音、停顿等技法朗诵同一句话,向观众传递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蔑视与屈从。
事实上,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演员在表演国外的戏剧作品时,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但李竹认为,只要透彻分析戏剧的前提、规定情境和人物,用个人感受去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就能进行更为准确的语言表达。
如果说,演员对《哈姆雷特》剧本进行了舞台的二度创作,那么十九世纪盛行的拉斐尔前派,则代表画家对这出舞台戏剧的再创作。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倍雷向观众解释,拉斐尔前派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有些青年艺术家对皇家艺术学院派主流的古典主义产生反叛,否定其绘画风格、描述方式及技术规则,并认为真正的艺术在拉斐尔之前,于是罗塞蒂、米莱斯和亨特成立了拉斐尔前派。而哈姆雷特这出戏贯穿了死亡和情感的问题,这恰巧是拉斐尔前派青睐的两大主题。
“米莱斯从这部戏中选材创作的《奥菲利亚》,就是一种色彩的反叛。”李倍雷以这幅载入西方美术史的名画为例,告诉观众区分拉斐尔前派与古典主义艺术特色的方法——拉斐尔前派主张色彩灿烂丰富、线条自由奔放,挑战着学院派所强调的侧重素描、压制色彩、构图平稳的古典主义法则。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特征同样体现在以《奥赛罗》等莎士比亚其他戏剧为创作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并对象征主义、工业设计等领域产生影响。
正如戏剧理论界针对莎士比亚戏剧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幅作为泰特美术馆馆藏珍宝之一的画作《奥菲利亚》,不同人对该创作主题也有各自的解读。有观众谈到他去浦东美术馆的看展经历,现场讲解员分析了奥菲利亚死时安详神态以及不同花朵背后的象征寓意。对此,李倍雷回应说,“这正是运用西方图像学的方法对画作进行阐释。”
从美术与戏剧中寻求共性
“姑娘姑娘他死了/一去不复来……”观众席中,一位黑衣姑娘疯笑着浅诵起来。奥菲利亚之死是第二轮的围读节选,彼时的奥菲利亚已然处于疯癫失智的状态,但却依旧身姿卓绝。“她是剧中最悲剧的人,同时也是最美的人。”在李竹看来,如早期的画家从舞台表演中提取画面,作为戏剧演员,也会从画作中观察并寻求与人物灵魂的共性。
在拉斐尔前派米莱斯的《奥菲利亚》中,溺水的少女肤色白润、衣着整洁,李竹称,可以通过画作来发问自己、审视人物,比如“她是怎么会到死都如此纯洁?”演员根据自身条件找到表演方法,为观众呈现个人理解的奥菲利亚。
在西方美术史上,以戏剧取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见,拉斐尔前派正处于变革动荡时期,持续期也不长久。“唯美,是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主张。”李倍雷老师提及,不同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当时的社会主张表现贵族之美,米莱斯将失智溺死者的衣着造型处理得很干净,奥菲利亚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面。
现场主持人提问,“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欣赏并收藏拉斐尔前派画作,他认为这些作品受普罗大众的喜爱,但不入上流艺术评论家的法眼,就是因为他们在用画作讲故事。这是否意味着抽象的绘画审美和具象的戏剧审美有冲突?”
李倍雷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绘画和戏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绘画是静止的空间艺术,戏剧是流动的综合艺术,包括服装、化妆、舞美、造型等,如同时下的电影艺术。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及,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前续后继。所以,如果绘画要表现时间动态,在处理手法上一般会选取高潮来临前的那一刻,给观看者的想象力留下空间。
突破艺术审美的传统边界
多年以前,人们赏画大多走向美术馆,观戏也会进入剧场。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这些都能通过多媒体实现。“大众对戏剧美学的认识,现在有点走下坡路。”李竹希望大家能提高的美学欣赏能力,并提升对艺术的期待。
但如何衡量艺术作品的优劣?审美的界限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李竹与李倍雷两位老师分别作出了各自领域的解读。
李竹否认存在标准的审美线,他认为戏剧作品必须给别人创作空间,有创作的初衷和传递表达的思想。不过,创作者自身需要积累一定的文化、文学的基本修养,通过不断创造和呈现作品内涵,将其表达的内容传递给大家,并赋予观众填充作品的空间。但因个人立场不同,无法具体界定一条审美线。
李倍雷则从东西方美术史的差异角度切入,向观众阐释了两种审美观。西方美术喜欢拿形式做文章,许多画派也以是否创造了新的形式作划分,能从具象的写实发展到抽象的空无;中国绘画自古在笔墨上下功夫,最大特点是追求意象,游离于虚实之间,通常不会走向极端的抽象形式。 所以,西方美术史有自己构建的美学知识体系,而中国其实并不追求美,而是追求意境。
基于当前国情,李倍雷认为,中国的主题绘画趋势是体现新时代精神,在讨论西方经典作品如何为当下所用的时候,其实也是想让西方经典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赋予传统艺术作品一定的新时代属性,由此挖掘并继承传统文化。
此次活动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经典节选围读收尾,现场观众意犹未尽,表示希望南京美术馆能组织更多艺文活动提升群众艺术情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南京美术馆也正在不断创新公教内容形式,提升公教活动的内涵和品质,力争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艺术体验。
与此同时,南京美术馆还在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尝试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走入观众,在不久后的4月,该馆还将举办首个线上艺术展,持续以切实的行动,为文化“双创”贡献艺术力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储笑抒
作者:邢虹 储笑抒 责任编辑:朱皓